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能維持固定的光度,有些恆星數小時便會改變一次它的光度,有些則需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改變其光度;有些恆星的光度變化如同時鐘般準確,有些卻毫無規律可言這些會改變光度大小的恆星,我們便稱之為變星。變星共分三大類,一類是蝕變星,即互相繞轉的雙星。另一類是脈動變星,是由星體本身周期性的膨脹和收縮而引起亮度變化的。第三類是爆發變星,即新星和超新星等。 蝕變星 一些所謂的分光變星,並非真正會產生光度變化,而是因為其中一顆星運行到另一顆的前面,以致產生「蝕」的現象,如同月球擋住太陽光,產生日蝕一樣。這一類的恆星,稱為「蝕變星」。 脈動變星 ,有些會很有節奏的膨脹和收縮,就如同它有一個心臟一樣,因而影響光的變化稱為造父變星。但是另有一些變星卻不像這富有規律,例如獵戶座中的「參宿四」變星,是不規則變星。 在脈動變星中有一種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s)聲名顯赫,且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叫做「量天尺」。為什麼稱造父變星為量天尺呢?第一顆發現有變光周期的仙王座δ星是1784年被英國的業餘天文學古德里克,由於我國古代將仙王座δ稱為造父一,所以天文學家就把這種變星都叫做造父變星。大家都很熟悉的北極星也是一顆造父變星。由於造父變星的變光周期很有規律,如仙王座δ星的周期為5天8小時47分28秒,而它的視亮度與光變周期之間存在著某種確定的關係。於是科學家利用這樣的關係來測出離它的距離,因此,造父變星被人們譽為「量天尺」。 爆發變星 有下列兩種: 新星 屬於密近雙星,即非常接近並互相繞轉的一對星。在它們的演化過程中,其中一顆星變成體積龐大、密度較低和顏色發紅的星──紅巨星,另一顆星演變成體積小、密度大、溫度較低的白矮星。在引力作用下, 溫度較高的紅巨星氣體流向白矮星,被白矮星吸引過來的物質很不穩定,積聚的熱量一旦達到引起熱核反應的溫度,便引發熱核爆作,白矮星成了新星。爆炸的光可以使這對星發出比平常亮1百萬倍的光。幾天或幾年後,爆炸的能量消失了,恆星又回到它原來的狀態。 超新星 對於質量比太陽大3.5倍以上的恆星,在其演化的晚期,核心部分的核能用盡之後,它們不是緩慢地散發它們的外層氣體,而是迅間的爆炸。恆星的外層不再得到從中心釋放出能量的支持,它們會迅速向中央塌陷。在超新星的核上,氣體被擠壓在一起,溫度升高到500億°C,是太陽的中心溫度的幾千倍。就像子彈殼中被加熱的火藥一樣,恆星的中心就爆炸了。爆炸所放出的氣體向外飛散的速度很快,光、熱、x射線和微中子都向外噴射。爆炸的恆星會突然變得比太陽亮10億倍。爆炸後,恆星的殘餘可會變為中子星或黑洞。
| |
|
影像看起來像是煙火在空中爆炸時的情形,實際上卻是被稱為WR124的星球外觀。WR124在射手座方向上,距離約有1萬000光年,是名為「伍爾夫─雷葉星」(Wolf-Rayetstar)的星球之一,伍爾夫─雷葉星以其質量非常龐大且溫度非常高(約5萬度)而為人所知,此外還有個特徵是以時速16萬公里以上速度流出大量的星際氣體。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1998/38/
|
|
CEPHEID VARIABLE STAR IN GALAXY M100
在M100星系中的造父變星,它位於在一個星系中的 starbirth 地區旋臂盤旋,由於這些星星提供距離指數,所以我們才能精確決定星系間距離的最遠的物體。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94/49.html |
Symbiotic Star Blows Bubbles
into Space
圖左是由一個噴發出大量物質紅巨星與耗盡燃料多時的白矮星因相亙影響而形成像沙漏狀的星雲,而更裡面還有一個小沙漏。而像這種奇特的組合,稱為共生雙生系
symbiotic system。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1999/32/index.html
| |
這個
Hubble 望遠鏡圖片顯示超級新星1987A 和它的鄰近地區。 四個面板的連續從
1994的2月至1996年2月顯示恆星內部的材料於1987年2月的超級新星爆炸期間排出到空間。 爆炸碎片以每小時幾乎 6
百萬英里膨脹。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97/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