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球層:
|
||
將發現光球層並非均勻亮度,它上面間雜著許多明亮的區域,我們稱之為米粒組織,米粒組織的中心部份是向上湧升的氣體,且比週圍下沉的較暗氣體來的熱些,天文學者相信這些米粒組織的亮斑是太陽外層對流向上湧翻氣體的頂部,所以米粒組織的存在證實了太陽外層的對流層能量的傳遞方式
。 2.色球層: 3.日冕層: |
重量(公斤) | 1.989e+30 |
大小(地球=1) | 332,830 |
赤道半徑(公里) | 695,000 |
赤道半徑(地球=1) | 108.97 |
密度(公克/cm^3) | 1.410 |
自轉周期日 | 2536*  |
表面脫逃速度(公里/sec) | 618.02 |
大小規模(Vo) | -26.8  |
表面溫度 | 6,000°C |
年歲(十億年) | 4.5 |
|
|
|
從太陽表面噴出的巨大火焰叫日珥,它們高達50萬公里,比地球到月
球的距離還長。一個日珥就可以裝下40個地球(如右下圖示)。 (Courtesy NASA) |
|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較暗處,因溫度較周圍低,所以看起來較暗。而黑子的產生可能是太陽複雜的磁場,阻礙熾熱的物質進入這個區域,產生了這種較冷的斑點。 太陽黑子出現的數目呈規則性循環,約11年為一週期,而黑子出現最多的年分為「太陽活躍年」。 黑子有一區域為單極磁區,發射出帶電的粒子,因此太陽黑子出現時,地球磁場必受干擾,尤其大量黑子經過太陽中央子午線時為甚。 (Courtesy 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 /SacramentoPeak)
|
日冕是包圍著太陽一種極稀薄的氣體,位於圖中圍繞太陽四周有一片淡白色的暉,也是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溫度超過100萬度;而有些會脫離日冕高速離去(約每秒高達500公里速度)的離子氣體稱為太陽風
(Courtesy of Praveen Kunduru) | |
普通的照相只能顯現出光球上的 黑子,但是有 一種只能拍攝某種特殊光線的分光照片,則可以讓我們清楚看光球表面氣體的旋渦或動態。 | |
|
以 H-Alpha射線拍攝的日閃 日閃(Solar Flares)的現象往往比日珥要來得劇烈,日閃的發生和磁場有關,可能是磁場嚴重扭曲所儲存的巨額能量於瞬間內釋放出而產生閃焰,並輻射大量的X-ray及紫外光,可見光及高能的電子和中子束,及震波。 日閃和日冕質量拋射 (coronal mass ejections) 是高能粒子流的主要成因,這些高能粒子流會影響地的磁層和軌道上的人造衛星。 |
太陽風的起源 太陽風乘著日冕附近的電磁波動,加速掃過太陽系並朝向太陽系以外前進,其組成粒子包括氧與氫原子。 太陽的電磁波會逐漸減弱消失,就像波浪逐漸消失在岸邊,但組成太陽風的粒子繼續前進,它以每秒250-400浬的速度向整個太陽系吹送就如同海浪乘載著衝浪者一般。 |
其他相關網站:http://science.msfc.nasa.gov/ssl/pad/solar/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