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if (2051 bytes)
(
日蝕資料)

sun.jpg (102453 bytes)在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C。如果一顆沙粒被加熱到這個溫度,它的能量將可以照亮100公里之內的所有物體。太陽的平均直徑是1,392,000公里 ,是地球直徑的110倍。太陽的重量大約是2*10的27次方公噸,是地球的333,420倍。太陽巨大的體積和質量意味著太陽從外向內的壓力很大 ── 是地球大氣壓力的2,500億倍。在這樣大的壓力和溫度,氫使太陽燃燒,太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氫彈。在核融合過程中,氫原子核(氫原子的中心部分) 融合成氦原子,太陽每秒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0億顆氫彈爆炸的能量。

  而太陽內部的結構由內依序是核心、輻射層、對流層。我們能目視的太陽本體是「光球層」,其外側則有色球層和日冕。光球層相當於地球的地表,色球層和日冕分別相當於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層。光球層溫度大約是6000度K,色球層則達1萬度K 左右。在太陽表面可以看到閃焰(太陽表面的爆炸現象)和日珥等多種現象。

 

【太陽內部結構】

      太陽內部的結構由內依序是核心、輻射層、對流層:

核心─約占太陽半徑的10%,卻是太陽能量的來源,溫度約1,500萬度,是氫進行核融合的反應區。


sun01.gif (19705 bytes)

輻射層─從核心向外到半徑75%的區域稱為輻射層,來自核心的射線與射線光子,不斷與輻射層內的物質粒子相碰撞,被物質粒子吸收再輻射,最後主要以可見光的形式傳達太陽表面,而這樣的過程必須要經過100萬年才能夠到達表面。所以現在所看到的太陽光,其實是太陽中心在100萬前所發出的。

對流層─靠近表面處,厚約 15萬公里,以對流形式將能量傳出。在這一層以對流的方式由高熱氣團帶到表面,表面的較冷氣團則下沈,對流層底部的溫度約為100萬度。

 

【太陽大氣結構】

       

我們可以把太陽的大氣層分為三個部分:

1.光球層:
光球層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太陽表層,若仔細看一張完美的光球層照片,

 

P1.jpg (11226 個位元組)

將發現光球層並非均勻亮度,它上面間雜著許多明亮的區域,我們稱之為米粒組織,米粒組織的中心部份是向上湧升的氣體,且比週圍下沉的較暗氣體來的熱些,天文學者相信這些米粒組織的亮斑是太陽外層對流向上湧翻氣體的頂部,所以米粒組織的存在證實了太陽外層的對流層能量的傳遞方式 。
sunspot2.gif (131749 個位元組)

米粒組織

2.色球層:
在光球層上方有一層幾乎看不到稀薄的氣體所構成的色球層,只有在日全蝕的時候才能看到玫瑰色的色球層。

3.日冕層:
日冕是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雖然它是在最外層,但它實際上和色球層的現象有密切的關係,日冕物質非常稀薄,但溫度非常高,可達200萬度以上,日冕也只有在日全蝕時才能以肉眼觀察出。

 

img06.gif (3384 個位元組)

 

 

重量(公斤) 1.989e+30
大小(地球=1) 332,830
赤道半徑(公里) 695,000
赤道半徑(地球=1) 108.97
密度(公克/cm^3) 1.410
自轉周期日 2536* 
表面脫逃速度(公里/sec) 618.02
大小規模(Vo) -26.8 
表面溫度 6,000°C
年歲(十億年) 4.5

 

img05.gif (3552 個位元組)
92.1%
7.8%
0.061%
0.030%
0.0084%
霓虹 0.0076%
0.0037%
0.0031%
0.0024%
硫磺 0.0015%
全部其他 0.0015%

 

img03.gif (3709 個位元組)

 

 

sun.jpg (102453 bytes)

 

從太陽表面噴出的巨大火焰叫日珥,它們高達50萬公里,比地球到月 球的距離還長。一個日珥就可以裝下40個地球(如右下圖示)。Sun_and_earth.jpg (316698 個位元組)
(Courtesy NASA)
sunspot.jpg (58655 bytes)


sunspots.gif (143033 個位元組)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較暗處,因溫度較周圍低,所以看起來較暗。而黑子的產生可能是太陽複雜的磁場,阻礙熾熱的物質進入這個區域,產生了這種較冷的斑點。
太陽黑子出現的數目呈規則性循環,約11年為一週期,而黑子出現最多的年分為「太陽活躍年」。
黑子有一區域為單極磁區,發射出帶電的粒子,因此太陽黑子出現時,地球磁場必受干擾,尤其大量黑子經過太陽中央子午線時為甚。

(Courtesy 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  /SacramentoPeak)

 

eclips77.jpg (44378 bytes) 日冕是包圍著太陽一種極稀薄的氣體,位於圖中圍繞太陽四周有一片淡白色的暉,也是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溫度超過100萬度;而有些會脫離日冕高速離去(約每秒高達500公里速度)的離子氣體稱為太陽風
(Courtesy of Praveen Kunduru)


eitfexii.jpg (80355 bytes)

普通的照相只能顯現出光球上的 黑子,但是有 一種只能拍攝某種特殊光線的分光照片,則可以讓我們清楚看光球表面氣體的旋渦或動態。
halphafl.jpg (39244 個位元組)


304_flare_med.gif (32113 個位元組)

以 H-Alpha射線拍攝的日閃
日閃(Solar Flares)的現象往往比日珥要來得劇烈,日閃的發生和磁場有關,可能是磁場嚴重扭曲所儲存的巨額能量於瞬間內釋放出而產生閃焰,並輻射大量的X-ray及紫外光,可見光及高能的電子和中子束,及震波。 日閃和日冕質量拋射 (coronal mass ejections) 是高能粒子流的主要成因,這些高能粒子流會影響地的磁層和軌道上的人造衛星。
SOLWIND1.jpg (536718 個位元組) 太陽風的起源
太陽風乘著日冕附近的電磁波動,加速掃過太陽系並朝向太陽系以外前進,其組成粒子包括氧與氫原子。

太陽的電磁波會逐漸減弱消失,就像波浪逐漸消失在岸邊,但組成太陽風的粒子繼續前進,它以每秒250-400浬的速度向整個太陽系吹送就如同海浪乘載著衝浪者一般。

 

equinoxprom.jpg (453730 個位元組)


這是一張遠紫外光照片
xsun.jpg (37019 個位元組)

這是用以X光線來看太陽照片,圖中明亮地區是X射線強烈區
halpha.jpg (35265 個位元組)

這是以H-Alpha射線拍攝的照片。H-Alpha射線是氫原素所發射出短波的紅光
sunmosaic171.gif (360199 個位元組)

它是TRACE 太空船 所拍攝到的太陽 最近紫外線影像,影像是針對 高游離的原子發出的光所拍攝的。

其他相關網站:http://science.msfc.nasa.gov/ssl/pad/solar/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