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s-o.gif (2778 bytes)

idamoon.gif (189932 bytes)     小行星(Small bodies)是由岩石或金屬所構成,它們大部份在火星及木星的軌道之間,環繞著太陽運行,其中體積最大的約直徑一千公里。這些小行星有的己擴張到木星軌道上,有的甚至還橫越過地球的軌道,而這些小行星的來源說法不一,有可能太陽系形成時,本應聚合成一顆大行星,卻因某種原因未能聚合,或是一顆大行星爆裂後的殘剩物。而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小行星己經多達3萬顆之多。

  這些小行星特徵是形狀不規則、體積很小,但數量卻很多道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在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叫穀神星(Ceres),直徑約933公里,還不及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一。另外三顆較大的小行星分別是直徑約608公里的智神星(Pallas),直徑約538公里的灶神星(Vesta)及直徑約215公里的Hygiea。而直徑約100公里的約有二百多顆,有些小行星甚至不足一公里。

  並不是所有的小行星都集中在小行星帶   如 「阿波羅家族」(近地小行星NEAs)小行星直徑在1-5公里之間,它們有規律地與地球軌道相交。「特洛亞」集團的小行星受木星引力的束縛,只能乖乖地跟在木星軌道上轉,或前或後,保持約60度來角。

 

─小行星大小比較─

(圖中小行星形狀是不正確的)

p5.jpg (7540 個位元組)

 

─小行星位置圖─

p3.gif (6772 bytes)

img03.gif (3709 個位元組)

 

idamoon.gif (189932 bytes) 1993年8月,「伽利略號」太空探測器在飛往木星途,拍攝到了「依達」小行星的照片。「依達」屬於小行星帶的一員,長50公里的地方,它也帶有一顆小小的衛星,長約1.5公里。

 

20000314.jpg (88287 個位元組)

 

2000年3月3日,會合號(NEAR Shoemaker spacecraft)在距第433號小行星-愛神星Eros約204公里所拍攝影像,圖中左邊的區域到處都是隕石坑,而右邊的地區是個有許多槽溝的平整台地。
Animated GIF (253 K)
─飛越Eros時的動畫

 

 

gaspra3.jpg (9881 個位元組)


小行星Gaspra

mathilde1.jpg (36483 個位元組)

 

小行星Mathilde

ida2.jpg (12469 個位元組)

 

小行星Ida和他的衛星Dacty1

toutatis1.jpg (30702 個位元組)

 

小行星Toutatis

 


下面是小行星的簡表:(距離是指以公里計算到太陽的距離。質量是以公斤為單位)

編號 小行星 半徑(km) 距離(10^6km) 質量 發現者 日期
1 Ceres 457 413.9 0.10 G. Piazzi 1801
511 Davida 168 475.4 0.05 R. Dugan 1903
15 Eunomia 136 395.5 0.19 De Gasparis 1851
52 Europa 156 463.3 0.06 Goldschmidt 1858
951 Gaspra 17x10 205.0 0.20 Neujmin 1916
10 Hygiea 215 470.3 0.08 De Gasparis 1849
243 Ida 58x23 270.0 ? J. Palisa 1884
704 Interamnia 167 458.1 0.06 V. Cerulli 1910
2 Pallas 261 414.5 0.14 H. Olbers 1802
16 Psyche 132 437.1 0.10 De Gasparis 1852
87 Sylvia 136 521.5 0.04 N. Pogson 1866
4 Vesta 262.5 353.4 0.38 H. Olbers 1807
3 Juno 123 399.4  ? Harding 1804
 

up.gif (1207 個位元組)

B

ls-m.gif (2613 bytes)

       太空中常常有著塵埃粒子或固體碎塊,有時受地球引力作用而以高達每秒幾十公里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時,跟空氣 摩擦而燃燒產生光跡,被我們所看見,稱之為流星,流星有兩種,一種是出現的時間及位置不固定的單獨流星,而這另 一種是有固定方位,成群飛竄的流星群。流星雨的成因是因太空中散布著一團一團彗星遺留下來的「頭皮屑」「毛髮」 ,這些小冰、小石塊會因為彗星在接近太陽時,遇熱後沿著彗星軌道而剝落散布在軌道中。而地球每年在公轉太陽的軌 道中,都會與這些彗星多年未揮灑的遺物相遇,因而被吸進大氣層而形成「流星」,偶爾碰到一大團「頭皮屑」就形成 了超巨大的流星雨。例如這次每隔三十三年發生的獅子座流星雨。

       流星雨輻射點,意指流星皆由某星座內某位置投射而出,觀測者在 記錄流星走向時,事後天明就會發現「千星歸流」幾乎所有流星都指向一點「發射」而出。該點就被稱為流星雨輻射點。而利用這些微塵飛來的方向所在的星座名稱,將命名為「○○座流雨」。

      1998 獅子座流星雨 (Leonids)。 獅子座流星雨 (Leonids meteor shower)的來源是坦普-塔特彗星 (Comet Temple-Tuttle)彗尾的小碎片向地球掉落而形成的。 每當彗星靠近經過太陽時,受到太陽的加熱,彗星會從它中心彗核的地方拋出冰塊及石塊。 這些拋出的碎片殘骸會繼續沿著彗星的軌道繞太陽運行,直到被太陽蒸發掉或撞上太陽系裡其他較大的天體。 這些彗星的碎片殘骸撞上月球會形成小的隕石坑,不過這些碎片撞上地球時,通常會在地球的大氣中被燒掉,形成一道短暫明亮的痕跡。

img03.gif (3709 個位元組)

murrell_small.jpg (20033 個位元組)

 

在 1966 年11月 17 日的早晨,美國西北方,發生近代天文上最大的流星雨,這張是由新墨西哥大學的天文台所拍攝。
we1.jpg (25316 個位元組) 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形成圖。

up.gif (1207 個位元組)

C

 

ls-n.gif (2422 bytes)

       大部分的流星體積很小,在大氣層中與空氣摩擦而燃燒,未落到地面就已化為灰燼,但有少數體積較大,未燒盡而落到地面著,叫做隕石。

       隕石是星體在太空中相撞後產生的碎片,偶然間被地球吸引過來而落到地面的石塊。如果由落到地球的隕石軌跡追溯來源,則可發現它們大多來自小行星帶 ,因此可以推測隕石可能本來是小行星或彗星的核。隕石依其成分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鐵質隕石(siderite),主要成分為鐵與鎳合金,占約地球上隕石的5.7%;二為石質隕石(aerolite),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占約地球上隕石的92.8%;第三類為石鐵質隕石(siderolite),成分為鐵、鎳合金及矽酸鹽質的岩石各半混合而成。因此大多數的隕石都含有金屬狀態的鐵及鎳,因此其比重比地球上的岩石大。

img03.gif (3709 個位元組)

iron.gif (198537 個位元組) Iron  Meteorite
在南極洲Derrid峰上發現的鐵隕石,因其含大量的鐵與鎳而得名,這塊隕石可能是一顆己毀損小行星的核心中一小部分。

 

achndrte.gif (183119 個位元組) Achondrite Meteorite
在南極洲Reckling 峰發現的隕石,為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產生一顆小行星的一部分。該小行星後來損毀,這碎片被地球所吸引落墜落地面而得以保存到今。

 

chndrite.gif (191461 個位元組)

 

Chondrite Meteorite
在南極洲Allan 山上發現的隕石,應該在45.5億年前與太陽系星雲與其他行星同時形成的小星星。

 

martian.gif (212188 個位元組) Martian Meteorite
在南極發現的隕石。其礦物結構與科學家們期待的火 星岩十分相似。因此有人推測是火星的隕石。此隕石大約形成180萬年前。